一堂思政课开启“追星”之旅
西海新闻 2025-04-16 16:42:03

4月11日,全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示范课观摩会在青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实验中学开讲。各学段老师结合学科要素带来了一堂深入人心的“追星”思政课。
  此次示范课观摩活动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首先登上讲台的是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中学小学教师王家源。“有谁知道研究原子弹、氢弹的科学家是谁?”王家源抛出了话题。“邓稼先、郭永怀、钱学森……”四年级的学生争相回答。“那谁知道科学家的青春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又有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老师再次提问。

  

全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示范课现场,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摄

“他们中有的在26岁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归国,有人在戈壁荒漠隐姓埋名数十年,有人用算盘‘打’出了核试验的数据……”王家源用幻灯片展示着“两弹元勋”青春的样子。学生们听得认真,仔细地做着笔记,记录下科学家们的青春誓言和报国信念。
  随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悠扬曲调的响起,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中学初中教师张青莲带来了思政课《探秘原子城:溯源两弹一星 汲取精神力量》,张青莲通过3个模块,情景式讲述了原子城的前世今生。一堂思政课涵盖了多学科的内容,如地理知识,原子城的选址等。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中学高中教师王金正以“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永远闪耀”为主题讲了一堂思政课。 课后,王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横空出世》的观后感,让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全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示范课现场。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摄  

“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心中的男神或者女神?”一堂针对大学生的思政课开讲了。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格日措以赓续“两弹一星”精神血脉、勇担民族复兴时代使命为主题开始了一堂“追星”之旅课。

一堂课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在老师的讲述中,同学们重新认识了“两弹元勋”,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如四年级学生王俊博写的笔记:“他们的青春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热闹的社交……他们却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用青春丈量信仰的高度,用生命点燃民族的希望。
  2022年4月,青海师范大学启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前,已形成完备的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本科专业、教育硕士(学科思政)专业硕士培养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设有省级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是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主要来源和培训基地。同时,建立了8个思政课教学科研和实践平台,有3个高校思政课和中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形成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思政教育教学品牌。
  近年来,青海不断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深入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特聘教授讲学制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