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非遗贺新春 我的青海年”2025年新春非遗展演活动暨非遗年货购物月活动,在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启动。
市民了解青绣制作技艺。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此次活动围绕“非遗贺新春 我的青海年”主题,组织开展了非遗项目展演、非遗年货购物月、青绣服饰秀、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活动将呈现高原独特的年俗礼仪、精神特质,丰富新春文旅产品供给。
15日10时,市民早已聚集在非遗年货购物月活动现场挑选年货,从各地赶来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将巧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摆上展位。
市民了解非遗产品。
非遗年货购物月展区现场设立有传统美食、传统工艺、非遗工坊、青海老字号、农特产品、非遗体验、出版物宣传7个板块,聚集40项非遗项目、百位非遗传承人、10家青海老字号、11家农特产品企业及18家非遗工坊的万余件特色产品,河湟剪纸、河湟皮影、撒拉族刺绣等传统美术、技艺、医药、民俗及饮食类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展现青海非遗之美。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做工精致的皮雕、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等吸引市民驻足欣赏。
11时,2025年新春非遗展演活动启动,黄南藏戏、蒙古族舞蹈、藏族扎木聂弹唱、非遗手工艺品展示等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送上了一场可看、可听、可品、可感的非遗盛宴。台下展区内的河湟皮影戏精彩演绎,让现场群众在锣鼓铿锵的热闹中,感受到青海的年味。
绣娘展示青绣作品。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非遗项目展演活动组织社火、高跷、歌舞表演、舞龙舞狮、民族服饰等25项春节相关非遗项目,通过非遗传承人及项目保护单位的精彩表演,展示年文化在融入现代生活中的融合发展成果,活动将持续至1月17日。
同时,我省依托云闪付App,发放百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活动通过五折优惠,为群众提供丰富的非遗年货,激发春节消费潜力。此外,展区还设立有河湟皮影戏表演区和剪纸、刺绣、书法体验区,让群众在体验中感受浓厚的青海传统年味。各地也将于1月15日起陆续开展61场次春节非遗宣传和非遗年货销售活动,让群众共享非遗发展成果。